2024年08月的文章
明代云南儒学体系的建立及其儒学史意义——以儒学碑刻为中心
摘要:云南地处西南边疆,明永乐辛卯始设科举。明代云南的儒学家族大都迁徙自中原地区,由于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呈现出与中原不同的儒学文化特点。明代云南土司接受儒家熏陶,以少数民族文化丰富...
云南武庙:边疆内地化的侧影
摘 要:全面梳理云南武庙历代建修情况,重点考察建修主体、目的、选址及依托于武庙的社会活动,发现云南武庙与内地差异并不太大。云南武庙有社区组织性质,是官方与民间社会生活紧密衔接的公...
肖雄:蔡锷督滇时期的云南财政建设措施
摘要:辛亥革命胜利后,云南军都督府一时面临财政困难。为解决此一困难,蔡锷领导下的军都督府相应采取措施进行节流与开源,云南财政紧张的状况由此得到缓解,不但可以自给,而且还支持了中央政...
陈吕范:中国东南亚研究的先驱
陈吕范(1933—2020年),浙江人。中国东南亚研究专家。曾任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云南省东南亚研究会会长。精心主编出版多部著作,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开放提供了重要参考;积极开展国际...
和少英:潜心笃志的民族学家
和少英(1954— ),云南丽江人。主要从事人类学、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等方面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和少英多次到欧美名...
何耀华: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的开拓者
何耀华(1937— ),祖籍四川宜宾,生于云南开远。我国著名历史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他从事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彝学、藏学、云南史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6...
左梦兰:云南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奠基者
左梦兰(1923—1998年),河北石家庄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左梦兰致力于民族心理学研究40余载,积极探索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她坚守三尺讲台,治学严谨,为学生带来理论联系实践的思考...
董孟雄:云南地方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拓荒者
董孟雄(1926—2010年),又名董家敏,祖籍云南腾冲,出生于北京。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60余年来,董孟雄潜心治学,壮心不已。他是云南地方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拓荒者,对少数民...
王敬骝:新中国佤语文事业开拓者
王敬骝(1935—2021年),浙江黄岩人,著名语言学家,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民族学报》副主编。王敬骝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民族语文工作者,也是我国南亚语系孟高棉语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张一鸣:秦光玉传略
秦光玉,字璞安,号瑞堂,别号罗藏山人,云南呈贡县人,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他自幼家境贫寒,五岁时生父秀峰公病逝,当时其兄九岁,姊七岁,弟三岁,一家数口人,全靠母亲抚养。他的母亲...
谢国桢:评介明杨慎著《滇程记》和《滇载记》
明杨慎著《滇程记》和《滇载记》为明万历三十三年乙已(公元1605)刻,黄棉纸印本。板心高19.7厘米,广12.2厘米,每半页九行,行大字一十九字,小字双行,行亦十九字。为杨慎之孙杨宗吾校刊《杨...
王士性对滇云史地的考究
一、引子1985年,谭其骧先生在桂林全国徐霞客学术讨论会上,第一次对王士性及其著述《广志绎》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王士性对地理学的贡献和徐霞客相比,大致在伯仲之间;《广志绎》的价值,总的...
阮福滇云事略及著述
道光六年至道光十四年任云贵总督的大儒阮元,被誉为“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从他在滇云整饬盐务;立省垣粮储善策建“太平仓”;到他闲暇之余疏浚翠湖修筑...
刘兴育主编:《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教职员卷 》(1922年-1949年)
本书集中反映了云南大学自建校至1949年教职员的变动以及学校对教职员的管理等诸方面的情况,包括校院、系及行政机构的人事任命;教职员的名录及简历;学校对教职员的管理;教职员薪俸与生计等。
刘兴育主编:《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史略(1938-1949)》
本书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产生的背景、社会学系的教学科研等方面出发,系统介绍社会学系从1938年至1949年间的历史沿革及对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贡献。
刘兴育主编:《云南大学史料丛书·经费、校产卷 》(1922年-1949年)
本书分为经费部分和校产部分两部分,介绍了云南省政府和中央政府拨款;社会团体、国际组织及个人捐款;云南地方政府捐助款;贷款;预算和决算;资金使用与管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