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增与暗补:民国时期云南地方财政资金的运筹
民国时期云南地方财政资金有预算内和预算外两种来源,一些重要的收入未纳入财政统计范围,地方财政的真实状况与官方公布的数据存在差异。账面上地方财政整体吃紧,屡陷险境;实际上通过预算内增...
潘先林 || 辛亥革命时期云南军都督府民族政策析论
云南军都督府继续了早期同盟会革命宣传中极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发布了《滇军政府讨满洲檄》;较早接受了“五族共和”主张,满族知府崇谦得以死里逃生;结合云南实际,提出了事实上的“七族共...
邹长铭:作为文化人的龙云
1924年,在几经婉辞、无法拒绝的情况下,时任滇中镇守使兼昆明戒严司令的龙云,为即将付梓的《昭通县志》写了一篇序言。序言不长,四五百字,开篇第一段,龙云极为坦率地承认:“忆予10年前虽毕...
邹长铭:阿朵土司的继承人——龙绳曾
龙绳曾(1915—1950),又名禄勋霖,彝族,今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人,是曾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的儿子,行三,人称“龙三公子”。幼年,随生母阿书牟在昭通炎山老家生活。民国17年(1928),龙云...
谢本书:孙中山与云南
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其一生的革命生涯中,虽然没有到过云南,然而除了他的学说,他的精神,他的革命行动对云南产生深刻的影响以外,他对云南革命青年的关怀,对云南地区民主...
余斌:李约瑟与昆明
《李约瑟与中国》是一本为李约瑟认可的长篇传记,据此书讲,1942年秋,正值二战进入关键阶段,英国政府决定派两位科学家和学者前去访问和支援战时的中国,当时,在英国学者中懂中文者寥若晨星,...
肖雄:蔡锷督滇时期的云南财政建设措施
摘要:辛亥革命胜利后,云南军都督府一时面临财政困难。为解决此一困难,蔡锷领导下的军都督府相应采取措施进行节流与开源,云南财政紧张的状况由此得到缓解,不但可以自给,而且还支持了中央政...
民国时期云南地方货币纪事
民国纪年后,昆明流通的货币,“硬币”最初有清铸银质“龙圆”、铜板、小钱(制钱),稍后还有了镍币;“纸币”除大清银行发行的钞票外,建立伊始的富滇银行,最初也印发过纸质低劣的钞票。各种...
段金生 | 统合西南边疆区域政治的关键:1935年蒋介石改组黔局及其对云南的影响
摘 要:中央红军入黔后,国民党中央军亦追随而至,为蒋介石改组黔局提供了条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蒋介石对时任贵州省主席王家烈采取的措施经历了“保留“”未定”“扶助“”去之”的复...
清末及民国时期云南的电影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成为英、法两强觊觎的对象。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并吞越南。后三年,根据《中法续议商务专条》,蒙自...
刀波 齐传洁 | 试论抗战时期滇边先贤刀京版的国家认同观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近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时期。云南刀氏家族刀京版在世代“心向中华”“守土安民”的家族记忆指引下,身先士卒,保家卫国,说明了其家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致...
赵帅:龚自知与云南文化运动
摘要:本文以龚自知为例,通过考察他所创办的刊物、报纸,对云南文化运动的情况作一番梳理,纠正以往研究的讹误。在分析龚氏思想脉络的同时,更为关注其文化活动与云南政局的关联。尚志学社与《...
胡天银 吴春宣 | 树风声于边陲”:内迁学人汪懋祖及其滇西边疆兴学
摘要:全面抗战爆发后,汪懋祖远赴滇西创办中央政治学校大理分校并参与筹建国立丽江师范学校,对推动战时边疆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汪懋祖在边疆兴学时,立足边疆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适...
曹钟瑜:陈荣昌先生与云南国学专修馆
陈荣昌先生(1860-1935)一生从事教育,惮精竭虑,以培养人オ,发扬祖国文化为职志。立德立言,躬行实践,以身作则,在其教导启迪崇高风范的影响下,出其门者,大抵为一时俊彦。为祖国为人民作...
陆韧:抗日战争中的云南马帮运输
云南山高川急,自古交通运输主要靠人背马驮。自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至抗战爆发期间,云南现代化交通只有滇越铁路一线,马帮驮运依然是云南运输的主角。1937年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为建设巩固的大后...
《新纂云南通志》的编纂
《新纂云南通志》是本世纪前期云南学术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该志也由当时云南杰出学者竭尽心力著成,内容丰富,取材精审,持论谨严,体例得宜,其成就不仅超过了历代旧有方志而居云南地志之...